March 19, 2024

楊式太極拳

太極是中國三大內家拳系之一,強調內外兼修,誠爲健康的瑰寶。本班所教授的傳統太極以楊家爲主。課程涵蓋楊家太極傳統拳械,由淺入深,強調正確的形、功、 法,並配以武術應用串連的解釋,務求爲習者打基礎和灌輸正確的概念,促進身心健康。楊家太極特點是動作均勻舒展柔和、不用拙力、虛實分清、立身中正、圓活 自然,特別適合初學者。持之以恆,能反弱爲強,宿疾脫體,修養精神,陶冶性情。

課程: 楊式太極班

太極拳術的來由及歷史

河北永年人楊福魁,字露禪(1799-1872) ,幼年家貧,約於十歲時去河南温縣陳家溝謀生,從陳氏拳師陳長興(1717 – 1853) 學習架式寬大的陳式老架太極拳。及至壯年,他返里傳習,以其術能避制強硬之力,當時人們稱作「沾綿拳」,或稱作「軟拳」或「化拳」。永年望族武澄清,武河 清(字禹襄)和武汝清兄弟三人素好武術,亦從露禪學太極拳。汝清任職刑部四川司員外郎,荐露禪去京教拳,清廷親貴王公、貝勒多從受業,露禪名遂大噪,旋任旗營武術教師。露禪爲了適應不同對象,逐漸刪改了原有發勁、蹤跳、震足和難度較高的動作;後期經三子健候(字鏡湖,1839-1917) 修訂爲中架子,又經健侯第三子澄甫(1883-1936)一再修訂,遂定型爲楊式大架子,以區別於其伯父楊班侯(1837-1892)所傳習的小架子,成 爲現代流行最廣的楊式太極拳。

楊式從陳式老架繼承發展而來,速度較均勻,綿綿不斷,不同於陳式的快慢相間,蓄發相變;楊式動作簡潔,運勁似抽絲式地圓轉,不同於陳式的纏繞轉折,運勁似螺旋那樣明顯;在動作和呼吸自然結合方面,楊式單純採用「氣沉丹田」的方法,不同於陳式的「丹田內轉」與「氣沉丹田」相結合的方法;楊式太極拳平正簡易的練法,易爲廣大群眾所接受,這是楊式比較陳式開始普遍的主要原因。

楊氏祖孫三代,以武技負盛譽於北方,平時選擇年輕力壯者悉心教授,因此門牆桃李,繼承有人。特別是在1928年,澄甫由北方到南方,授拳於南京、上海、杭州、廣州、漢口等地,其架式遂傳習於全國各地。

楊澄甫式太極的特點是:架式舒展簡潔,結構謹嚴,身法中正,不偏不倚,動作和順,剛柔內含,輕靈沉著而兼而有之。練法上由鬆入柔,積柔成剛,剛柔相濟。架式有高、中、低之分,可以按照學拳者的不同年齡、性別和體力條件,以及學者不同的要求適當調整運動量,因之,它既適用於療病保健,又適用於體力較好者用來增強體質,提高技術。正由於楊式太極拳姿勢開展,輕沉自然,中正圓滿,渾厚莊重,平正樸實,因之,能很自然地表現出氣派大、形象美的獨特風格。

澄甫兄少侯(1862-1930),拳技得自其伯父班侯者為多,性格也近於班侯之性剛好鬥。其拳式原與澄甫一致,晚年始變化拳式,架高步活,動作緊小而快 慢相間,發勁剛脆,豁然有聲,目光四射,閃若電光,冷笑險嬉,哼哈作聲,氣勢逼人。其技術特點為:以柔克剛,應用黏隨;出奇制勝,應用抖接。其手法有:掽啄拿劈、分筋挫骨、點穴、閉戶、按脈、截脈。其運勁有:黏隨抖接,犯者立仆;其拳技被稱為楊式小架太極。故此,楊式太極拳系中有大小二架太極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