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29, 2024

少林拳之認知

引言

        「少林功夫」這四個字,相信大家都絕不陌生,無論在小說、電視劇、電影,甚至現在連舞臺劇都以「少林」為主題:較早前的一部港產電影《少林足球》,片內所述的金鋼腿、鐵頭功等,更深入民心,家傳戶曉,在市道不景的環境下,創下驕人的票房成績。「少林」的威名果然厲害,就連嵩山少林寺及在寺附近之以「少林」為名的武術學校,也大做廣告,招收學生,並且有意到香港建設一所「香港少林寺」,開設少林武術學校。

        以上種種,均有助傳播中國及少林文化,但那是否正確的「文化」呢?例如少林武僧的表演,及以少林寺生活為主題的舞臺劇上所表現之所謂「少林武術」,是否與傳統少林武術及我國武術文化相符?他們是以競賽運動形式發展而成的「新武術」套路及京劇的舞臺功架所組合而成!而現在所謂少林象形拳,大部份也只不過是模仿動物生活形態的「象形舞」,而失去武術的元素。與中國傳統武術的象形取意運用在拳法之中的要求,根本不可相提而論的。但他們竟然聲稱這便是少林武術,真是令武術界的朋友啼笑皆非。此外小說、電視劇及電影等等,更把少林及我國之武術,弄得玄妙神化,誤道廣大觀眾對我國寶貴的武術文化的認識!

 

少林二字的由來

        據《魏書戎釋老志》,嵩山少林寺建於後魏太和十九年(西元495年),乃北魏考文帝為西域高僧佛陀所建。嵩山位於中國腹地,東為太室峰,少室為嵩山之最西峰,「少林寺」便是座落在少室山之林中而得名,而少林武術,乃指少林寺所傳的武術文化。

 

少林派武術之形成——達摩不是少林武術之初祖: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少林武術起源於達摩」之說,並說達摩「面壁九年」,悟出《易筋經》、《洗髓經》及《羅漢十八手》,這說法與中國武術及少林武術之發展根本不符。

        首先,最早記載達摩「面壁九年」之說,是在北宋中期輯成的《景德傳燈錄》一書。該書謂達摩在後魏考明帝太和十年十月二十日居於洛陽,後即寓止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終日默然」。直至九年後,即「太和十九年丙辰歲十月五日」乃「端居而逝」。此乃達摩「面壁九年」之說的由來。其實此說法謬誤百出,經不起推敲的。首先,「太和」是考文帝的年號,而非考明帝的年號。就算是把考文帝弄錯為考明帝,但太和十年寓止少林寺,則絕無可能,因為太和十年根本還未有少林寺,又怎能「寓止」呢?而該書並未有記載達摩傳授武藝之說。

        至於達摩傳授拳藝之說,便要多得天臺紫凝道人,他在明天啓四年(即西元1 624年)託名達摩撰寫的《易筋經》。此書偽造了唐初名將李靖和南宋名將牛皋的兩篇序言。說達摩面壁至死後,留下一鐵箱,僧徒開箱後,得《洗髓經》和《易筋經》各一部,前者給慧可取走,罕見於世,後者經僧徒習之,發展成少林武術。此說便成為達摩乃少林武術之初祖,實是荒誕不經,絕不能以此為據。還有少林武功最早只有十八個動作,稱之為「十八羅漢手」之說,並說在拳之基礎而產生棍術,之後,又隨著發展而形成多種拳法套路,還根據龍、蛇、虎、豹、鶴五種動物作立了「五」拳。此說亦不合理。

 

少林派武術之形成——何謂「天下武功出少林」?

        其實少林武功是來自民問的。在未有少林寺之前,中國武術已相當蓬勃。早在原始時代的中國,已有武術的初形,隨著時代的發展及進步,而形成不同種類之武術,而在民間一些身懷武藝之人,出家成為僧徒,同時亦把本身所學的武技帶進寺內,其後這些僧人互相傳授,繼續研究,並吸取前人之武學經驗不斷發展,因而少林便成為匯集了各家武術之一大「學會」。亦因受到佛家的戒殺與養生等思想所影響,使少林武術發展成為以仁者為本的王者之武。此舉是有跡可尋的,就如少林以棍法而名揚天下,而少林之棍法是由槍法轉變而成的(所指的是其中法門,故有云少林棍乃七分槍三分棍之說。)這是因槍頭可殺生,故把槍頭除去,不致取人生命。

        少林寺之僧人習武,除了是一種傳統文化及學術追求外,更可強身健體、消閒娛樂及作為自我修練身心的方法,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自我防衛,保護名山及本身之地產財物,更因「十三棍 僧救唐王」為李世民解圍,與王世充拒戰,執世充及其侄仁則歸唐,立下大功,而受李世民嘉獎,據《全唐文》卷二七九裴漼《少林寺碑》,「賜地四十頃,水碾一具」,而十三僧人,亦論功行 賞,獲封官賜爵及大將軍。少林寺之領地財力是十分驚人的,作為名剎大寺之少林寺崇尚武藝,,僧人習武組成僧兵乃護佛法傳佛道,更因受唐太宗李世民之嘉獎,使少林武術之名更譽滿天下。

        事實上,少林寺與民間之武術交流也十分頻密,有僧人自覺技藝未精,如明代之洪記、德長及廣按等僧人,為此而雲遊天下,之後技藝大增。少林亦會重金禮聘民間之名武術定到寺演武授藝,據《正氣堂集 戎新建十方禪院碑及詩送少林寺僧宗擎有序》,明代抗倭名將俞大猷,亦曾指點少林寺之棍術。俞於嘉靖四十年(1561年),奉命南征,取道至少林寺,精於武技之僧人,向他演練技藝,但俞觀後,指出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需要指正及改善,當時寺院主持小山希望俞傳授真諦,俞認為非一朝一夕可以授而使其悟,因而挑選兩為僧人(一位為宗擎、另一位為普從)隨他南征。三年後,兩僧技藝大成,並回寺轉授僧眾。

        由此可見,出寺尋藝和入寺交流之現像是十分普遍,少林武術之內容亦日趨豐富及成熟,因而少林便成為中國武術文化之集散及收藏地,甚至是一所大型的武術研究拓展中心,與民間武術之發展互相影響,而僧眾習武更是一種護法傳道的普遍現象,因此亦成為日後有「天下武功出少林」之說。

 

少林武術顯威名——成武術界之名牌

        之前提到,「十三棍僧救唐王」,而使少林功夫譽滿天下,揚威海外,及後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明代禦倭戰爭期間的一班具愛國主義的僧兵,入加抗倭戰團,奮勇抗敵之事跡。據《江南經略》卷八《僧兵首捷記》云:「佞寇犯杭城,抗城閉。倭屯鮮山。三司領僧兵四十人禦之,其將為天真、天池二人。天池乃少林僧爾屹大破倭奴。」《罪惟錄》志卷之二零記載,在明代嘉靖期問,倭奴入侵,「亦調少林僧日大造化月空水心等四十人,最猛,人持七尺鐵杆,重三十斤,運旋若弄節杖,多衝鋒烈死。官為立塔餘山。」上述記載,均為少林武僧抗倭的英勇事跡,可借技藝未純,而致傷亡慘重,但其精神是使人萬分敬佩!由於少林武術與民間武術不斷交流及發展,使未純之技藝不斷精益求精,日趨成熟,人材輩出,對民間武術發展有一定影響,因此少林派便成為武林的一大「名牌」。

        由於少林武功是來自民間不同門戶之武術,加上互相交流發展及改進,然後又流傳回民間繼續發展,所以有很多門派都會以少林派為「牌頭」,或以「少林正宗」為名,除了真的可能是來自「少林」外,更有著「系出名門」的意思,例如少林二郎門、少林迷宗門、少林鷹爪翻子門及顧汝章先生所傳下來之北少林門(本身是山東嚴家拳)等,不論是否真的「經過」或來自少林,都一一說是少林出身,由此可見,這便是武術界中以少林二字的名牌效應來標榜武術正統的方法。

        在武術界的名牌效應下,武俠小說更加大事渲染,把少林武功撰寫的出神入化,再製造武林界的恩怨情仇之橋段,如少林與武當是世仇等,使門生及後人以假當真,繼續撰寫成小說、拍成電影及電視劇等,由於製作者一般都對這方面缺乏專業知識,以致此類「製成品」大都誤導觀眾的思維。

        少林武術真的如以少林為題的電影、電視劇、舞臺劇、小說及武僧表演般?到底少林派武術是怎樣的呢?在以後內容,會為大家一一介紹。

節錄自李俊森:〈少林拳之認知〉,《止戈》,第38期(2002年5月),頁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