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17, 2024

少林拳之認知(二)

        前文提到,「少林」因集各家於一身,不斷發展,成為遠近馳名的一大派系,並因集思廣益,取長補短,研究改進,所以內容豐富,博大精深。但過往及現代有許多習武者,多不明此理,更把自己等同於所習家派,只推崇自家之功夫最強,不明人家功夫之妙用,還加以胡亂批評,見人家演練同自己家派之功夫動作有分別者,不探討研究,不明法理,便說人家是錯,更有無知者自以為所從的是那位名師,又話是什麼嫡系真傳,必定是正統、正宗、正確,又怎會有錯呢?

        名師也有虛有其名,嫡傳亦有未得「真傳」,正所謂「一人得道,他的家人甚至所屬家禽雞犬就會成仙嗎?」有心傳無心人,有心學而力不……等,種種因素,「正宗」、「嫡傳」未必正確!觀習武耍拳的人多、追名攀輩的人亦不少,只標榜自家功夫了得的更是習武者之通病,而真正探求明法理得藝者就真的不多了!習武者應求明理,才能分辨真偽,先瞭解認識,知己知彼,才能有資格提供意見,要豁達包容,不要坐井觀天,方能遠大!這不單是習武者,更是習任何一門學術者應有的態度。

 

不謀而合的「少林」與有謀而合的「精武」:

      「少林」武術來自民間不同家派之傳人遁入空門(亦有假託少林為名者),及後互相傳授,為求精進,更會與外界交流,續漸成為民間武學的「集散中心」,研習各家武學的一大「學會」,及以武著名於世,使武術界各門功夫均以「少林」二字作為名牌效應來標榜武術正統。因而「少林」內容包含有很多門功夫,例如:太祖門、羅漢門、迷蹤門、八極門、二郎門、孫臏門、甚至鷹爪翻子門……等,在嶺南方面,著名的五大名家洪、劉、蔡、李、莫都均以出自「少林」為名,當然還有很多不能盡錄。由此可見,「少林」之形成,並不是刻意成會立派,而是不謀而合,自然發展,種下業因,成為遠近馳名,影響中國南北武術界之一大會派。

        相對之下,近代著名之精武體育會便是有謀而合的,但卻與少林有共通之處,在未講述此內容之前,讓我們簡略地認識精武之成會經過。

 

創立精武體育會:

        在清代王朝統治期問,政府恐民間之武力強盛,威脅政權,因此曾嚴禁民間習武,提倡重文輕武。清末期間,鎗炮火器興盛,在物質文明下,國民渺視體育,再加上習武的人常有武鬥生事,為非作歹結成幫會社團,起義組織,危及治安政治,使我國武術陷入沒落期,以至國民積弱,當時被稱為「東亞病夫」,我國更被稱為「病夫之國」。

        其時國民常受外國人欺淩,在一九一零年,歐人奧皮音力士,在上海口出狂言,宣言要挑戰國人,有識之士函請霍元甲先生南下與洋力士較技;在比武當日,力士聞風遁跡,隨之而至,激勵民情,發起籌組民問第一個體育團體——精武體育會。

        在成立之初,為「精武體操學校」,聘霍元甲先生及其徒任教。霍先生原患咯血病,時好時發,日本人〈日本武士們曾邀霍劉師徒一試身手,均被霍劉所敗。〉謂有一蔚可治其症,霍先生信之並服後,病情加劇,入院兩星期後病逝,享年四十三歲。

        及後學校陷入停頓,幸得陳公哲先生、姚蟾伯先生、盧烽昌先生……等重新創立精武,並定名為精武體育會,同時確立宗旨,匣定章程,重新徵集會員,積極策動會務,為精武作出重大貢獻,更為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精武以體育領先,體育以武術為主:

        中國武術是我國特有的民族體育運動,更蘊藏深厚的中國文化,更被孫中山先生譽之為——國術。精武當時為一救國組織,決要重振國術風氣,深明要強國必先要強民,並弦調「拳頭不可加於同胞身上之標語,來警惕國民武力不應對內。」,精武以羅集全國武術名家為目的,不限於一家一派,方能集思廣益以合群。精武還以地域劃分拳術家派,如滄洲雄懸、景懸等之武術為黃河流域派。其時「精武便重金禮聘全國首屈一指之武術名家任教,如少林派之趙連和先生、鷹爪派翻子門之陳子正先生、山東螳螂門之羅光玉先生、吳家太極之吳鑑泉先生…等。」

 

精武三育與少林拳禪合一:

        精武以體育領先,提倡「體育萬能」,三育並重。三育者體育為先,再言智者,然後德育。其意是身體乃載智、載德的工具,如體魄不健全,不足以言智育,因為求智必先強身,才能精思考,顯技能;求德必先益智,要明是非,辨善惡,才能明德,所以智育不健全,不足以言德育。故體要其健,智要其博,德要其重,健全之精神寓於健全的體魄,所以精武先賢有「體育萬能」之警句,三育俱備,方能有為。

        一直以來,中國武術都深受儒、佛、道之三大思想所影響,臻其修心養性,同時以「力學」為基,配以「兵學」構成套路作實用,並以「醫學」為旁參,「藝術」臻其意境修養,形成獨一無二的傳統中國武術文化。

        就以少林而言,當然離不開「拳禪合一」。

        「佛」是覺者的意思。「禪」乃佛家修行之法門,坐禪乃修靜之法,靜而入定,定心靜氣,無聲無色,四大皆空,修行以修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達六通。六通者,華嚴經云:「一天眼、二天耳、三他心、四宿命、五神足、六漏盡。另維摩經云:「一日天眼通,見遠方之色;二日天耳通,聞陣外之聲;三日身如意通,飛行隱顯;即神境通;四他心通,水鏡萬盧;五日宿命通,神知已往;六日漏盡通,慧解累世。」

        學佛以破迷開悟,悟即覺、正、淨。因為覺,所以思想一定正確,心地清淨。達到正知正見,正乃思想正確,因而覺悟,不再執迷,心地一定清淨。因此修行要知行合一,意即修政錯誤的行為之修行,所以修行與日常生活是分不開的,正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那麼習武練拳,同「佛」有何關係呢?習武以修身,學禪以修心,前者為動,後者為靜,一動一靜,一陰一陽,剛柔相濟,相生相剋,以交相修之功,拳理中寓禪機,禪機中亦寓拳理。

        武術尤如水般能覆舟,亦能載舟,意即善用之能助人助己,用之以惡,則害己害人,所以習武同時要明德,禪是臻正道的其中法門。其實,在習武傳藝的過程中,就如日常生活修行的宿影,若要練好武藝,必先要有克苦克己,持之以恆的毅力,同時要細心、精思考、重分析、多實踐,對自己要求嚴格,必要打好基礎,並要有豁達包容之心!不是求勝人,而是求勝己。習武十分強調知行合一,因為這樣才能體會,並且知要明,明要行,行即是練,練才會精,精才能心意形神週身合一,從心所欲,隨意隨心之景。所以習武需要明理,導師引領學生,學生從練習中悟,悟要經過行,才能有正知正見,分辨真偽功夫,所以習武可以敔智。而在修行中,亦同樣有以上要求,也要明理,明理必先敔智開慧,歐智要讀聖賢書,這樣才能辨正邪,分真假,但求智修德同時也要修身,方能有為。習拳為動,但是要做到動中求靜,心無雜念,才能專心貫注地把拳藝練好,對敵臨陣更需要心定氣靜,才能自如,臨危不亂,這不是拳禪相修之效嗎?

        拳禪合一,以達六通,雖不至坐禪達神通之境,但卻有六通之效。拳藝中有許多表面華而不實之動作,又或者是平平無奇的招式,瞭解看通後,卻是絕妙之技法,就如天眼通般,凡事不要只看事物的表面,並且還要有遠見,更不要聽信傳言,應細心分析思考,所謂智者不惑,就如天耳通般聞陣外之聲。習拳能使身體靈活,反應敏捷,週身隨意,達到身如意通,隨心所欲。武藝乃磨練固有本能之上等法門,終身受用,透過鍛鍊,弱者變強,自強不息,這便是從宿命中的弱者成強者,打破宿命。更由於武術並非只顧自己一人的運動,而是像下棋般,需要知己知彼,但比下棋難,因在交手過程中,瞬息間千變萬化,優勢敗勢,是進是退,如何補缺,補上勢之不足,前因後果,心中有數,整個局面,掌握在指掌之內,就如看通他心之能。有正知正見,便能慧解累世,破除執著,大徹大悟,這不是拳理中寓禪理嗎?

 

何謂精武少林:

        精武少林乃承少林之拳禪合一,精武之精神,兩者不謀而合,以宏揚中華文化為目的,確立習武者修練方向,藉此來警醒自我,悟出人生之正道。

節錄自李俊森:〈少林拳之認知(二)〉,《止戈》,第39期(2002年7月),頁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