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30, 2024

東龍島生態遊 2013

秋遊塔門時,大夥興致勃勃,相約遊東龍島。仇學員安排我們分八組,希望登記新創建的免費公眾導賞香港地貌行,但由於報名人數眾多,我們只有兩組能成功報名,有點點掃興的感覺。幸好到東龍島的交通十分便捷,只需在西灣河乘三十分鐘街渡便可到達,故一行二十三人可兵分兩路,成功登記之六人在中環出發,另外十八人在西灣河出發,再在東龍島會合。

由於筆者曾到東龍島,故今次目標是聽導賞學習歷史與地質。我們是最先扺達的,故先到東龍島展覽中心遠眺「佛門堂」海峽,原來那裡是古代商貿必經之路,故此在清康熙年間在東龍島上設有炮台以防禦海盜,內設十六間營房及八枝大炮。後因東龍島地處偏僻,再加上清國勢轉弱,故放棄炮台,炮台從此荒廢,直至成為法定古蹟,才稍稍有所修葺。另亦曾在此考古,出土了一批文物。

炮台是就地取材以東龍島上的石頭所建,故材料為火成岩,即花崗岩與條紋斑雜岩。原來在一億四千六百萬年前,香港是火山,多年來曾有四次或稱四期火山爆發,第一期位置於大帽山一帶。第二期在大嶼山昂平一帶,第三期覆蓋範圍甚廣,包括香港島,西貢及其對出的海面及島嶼──包括東龍島。第四期只在西貢範圍。由於火山的活動,因此香港有50%的土地是火山岩。當中主要是花崗岩(主要在地殼下的岩漿冷卻而成)及其他火成岩(主要是爆流到地面上的溶岩冷卻而成)。而當火山爆發時,最輕的是火山灰,當它們冷卻後會好像玻璃片(所以數年前冰島火山爆發,由於產生大量火山灰吹遍歐洲,為免飛機引擎受冷卻了的火山灰損害,故歐洲多國飛機需要停飛。)。另外亦形成了火山浮石,因為夾雜著很多氣泡,故可在水中浮起,但當它們在地面上給幾百米厚的其他火山岩所覆蓋,便會形成一條一條的橫紋,故名條紋斑雜石,在東龍島輕易而見。

在炮台石牆上,我們會發現青苔與地衣,它們有何分別呢?青苔是植物,在潮溼的地方帶會出現,即表示炮台石牆的防潮功能不強,較潮濕及容易入水。另外地衣卻是真菌與藻類的共生體,即是動植物合體。藻類透過光合作用可產生養份提供於真菌,而真菌透過菌絲抓著石頭以攀附於上,以及起着提供藻類的物理保護作用。地衣有多種顏色,主要視乎與結合的真菌顏色而決定。由於地衣需在空氣清新的環境下才能生存,故如發現其踪影,表示該處空氣質素極佳,故大夥可多作深呼吸,納入優質空氣!

接著我們回頭走回巨礫石灘,面向開闊的海洋及欣賞三種罕見的海岸植物,它們的共同特性是耐炙耐旱,防風及防潮,所以差不多在很多參觀過的島嶼石灘上都會發現它們的踪影,因為它們的存在才可抓緊鬆動的石頭及泥土否則日積月累的海蝕及風蝕會將所有的泥土吹走,使該地變成寸草不生的劣地,例如:屯門青山,要令劣土變回土地最少要花上20年時間。草海桐的葉較肥厚,有花有果,其花像缺一半的殘花,白色帶紫。人們常說其果似川貝,是無毒可食用的,但味苦。另外假波籮(又名露兜樹),故名思義,其果實與波籮十分相似,可食用及作藥用。第三種是蟛蜞菊,是黃色菊花形,在石頭上的,十分容易辨認。由於這個石灘是迎風的,風及海浪不停沖刷石頭表面,故沿海石頭都是被沖刷成圓滑的。但由於香港亦曾經歷過冰河時期,水位上升,故巨礫石灘上的石頭也是圓滑的,並不局限於沿海岸線上。

接著,回頭往碼頭方向走,都是山路,亦沒有多少植物覆蓋,雖則是冬日,但早上感覺似初春,但午間時分卻似初夏,十分曬,因各人步速及肚餓程度不同,故大夥分散步行,有的找士多歇腳及享用午餐。有的如筆者們在鷹咀石附近路邊大石坐着休息兼聽導賞,這勾起筆者中學時代的地理科的一次珍貴的實地考察。筆者讀書的年代不像現在中小學生般常常做實驗考察,故此可能特別珍惜及留有深刻印象,也算是地貌行。

鷹咀石原來不只是東龍島的地標,亦是船民的路標。以往大霧而未有導航系統時,船民就是靠鷹咀石及白頭石(因為極多雀鳥在那石上留下白色糞便,故遠遠眺望已見到大石上一大片白色)來得知他們已經到達了佛堂門海峽。這一天還見到拖網船行駛,有可能是最後一次在港境內見到了,因還有十五天,香港水域便會全面禁止此種對海床構成重大破壞的捕魚方式。話說回來,細看鷹咀石上的紋理是成直紋的,並不是像其他石一般成橫紋的,何解?原來是侵蝕時使石與石之間形成隙,其中一塊大石倒下了,所以橫紋變成了直紋,再經侵蝕後形成現在之鷹咀石!但再細心觀察之下,我們更發現石上有一大片黑色,原來是近年很多人在東龍島攀石,其中因攀鷹咀石而設了下勾的位置。這樣,很快那裡的石頭便塌下了。導賞員慨嘆說大自然侵蝕要數千年,而「生物」侵蝕卻很快,如不保育,可能不久的將來便看不到這地標了!

另外,在島上還可遠眺果洲群島(其二十九個島)──那是因為其島形似生果而得此名,但原來英國人卻覺得似他們的九柱球戲(nine bowling game),故英文名是Ninepin Island。島上最出名是其滿佈六角形岩石節理柱,每個有兩至三米闊,亦因此令香港成為最出名觀賞此地質面貌的地點。雖然奇岩怪石數目多而美,但島上沒有碼頭,只可坐船觀看。也好!可減少受人類的騷擾及破壞。因其位處港最東面,香港又常常吹東風,故海蝕十分嚴重,從而形成了不少海蝕洞。如腳力好之人仕可到萬宜水庫走三至四小時到東霸,也可看到六角形柱石,不走的話,改乘的士可於數分鐘直達!

我們繼續前行,經過部份隊員休息的士多及舊碼頭,這段路上上落落,頗費氣力。故亦有部份隊員相繼離隊回到士多休息。好不容易才走到觀景台,但時間已不早了,主辦機構恐防不夠時間來回約千級石梯往看石刻,故勸我們回程,所以我們乘中環船的人便和大夥分手,他們繼續前往石刻,我們在觀景台休息拍照及聽導賞。

原來東龍島只有兩平方公里約三百個足球場之大,環島一週遊只需三小時,最高的山只有二百三十二米,卻是進出南中國海的海上要道。最初英國問島上居民此島名稱,居民說好多洞,不知怎的叫了東龍島,由於有很多洞,而水又清,故十分適合石斑生活,而且亦有不少魚排養魚,但此島現只有一個八十多歲的婆婆居住!

這裡當然可看全港最古老、規模最大的大廟灣天后廟,這是兩個在海中遇難的漁民祈求天后娘娘救命,承諾建廟,大難不死後,果然履行承諾而建成的。後來發跡,故修建規模更大的天后廟。原來全香港有百多間天后廟,最少的一間位於果洲群島上,只有一個果箱的大小。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廟,各魚船便會向大廟灣的天后廟進行三拜九跪儀式,而且新船下水還會向大廟繞三圈。

天后傳說很多,當日導賞員說的版本是天后又名媽祖,原名林默,宋朝時福建蒲團人,因半歲才出聲,故又名林默。某天睡覺時動手動腳爭扎,媽媽拍醒她後大叫了一聲「哥哥的船沉了」,她說她原本在海中見到大風浪吹襲家中各人船隻,她兩手捉住兄長,爸爸及兩弟之船,口中叨著另一哥哥的船,被拍醒鬆了口中的船,事後各船隻歸岸,當然事情如她說的一樣,故一眾人等便信奉她。另一傳說是林默甚懂水性,常拯救遇難人士,甚至奮不顧身拯救遇險船民而被風浪捲走,遇難後亦曾多次顯靈拯救及協助航海人士與官員,故歷朝君主也予以追封,並鼓勵興建及拜祭天后廟。

值得一提的是今次在中環乘船,主辦機構特意安排人員示範如何穿著救生衣,原來也有點技巧:脫下眼鏡及帽才可穿上救生衣,之後要把繩索向身後繞一圈,再繞往前並結好,務求令救生衣不鬆脫及四個浮墊都在上半身,這樣才可使遇難者在水中什麼也不做,上半身也可浮於水面。每次乘飛機,也有人示範穿救生衣及逃生的環節,但乘船次數雖多,卻是第一次有正確的示範及講解──可能現代人的反思一般只有在重大事故後才出現,而沒有「吾日三省吾身」的習慣,像SARS後,大家才學會認真洗手,用公筷及帶口罩──注意個人及公眾衛生。

我們一向的旅行都是較優閒式的風景美食團,這次是風景導賞式的,不知各學員感覺如何?筆者估計步行方面不是最大的問題,因去年十一月到荔枝窩走了一整天,大夥兒也遊興未減。只是預計不了的是天氣變化:想不到冬天的天氣像初春及初夏一樣,加上大部份路徑都是無樹蔭可遮擋及休息的,在曝曬下特別叫人疲憊及辛苦,但可幸是天朗氣清,藍天白雲映襯下的古炮台城牆、海岸、海灘風景,特別明媚。大家雖有點辛苦,但可拍下美不勝收的照片以茲留念,不知各人是否再有遊興參與這種模式的郊遊,下月再往蒲台島呢?

2012年12月16日

文:渭文

攝影:仇志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