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19, 2024

習八段錦的經驗分享

文: 葉渭汶(本會教練)  於2008年

本文除了與大家分享我個人學習八段錦之經驗與身體改善之處外, 亦會分享我對八段錦的見解及給學員一點忠告。

學習經驗

我習練八段錦的經歷,可以歸納成三個不同的學習階段。

初期 -氣餒期
因為健康理由我接觸太極拳,亦因此原委師傅才要我學習八段錦。相對於太極拳,我認為八段錦的動作十分簡單和沉悶;對於它能為健康帶來莫大脾益我是存疑的。 作為一個極度緊張的人,因為未能放鬆身軀和神經,故基本的「提肛收腹」和「虛頷頂勁」這兩項重要型態也未能掌握,同時亦因大腿肌肉弱而不能坐胯,因此起初 練習八段錦時完全沒有感覺。所以,在這段學習期,我祇是將它記了但沒有恆常練習,而只是專注於太極拳。初期的學習階段是氣餒期。

中期 – 漸進學習期
尚幸後來有機會協助師傅們教授及出版八段錦一書,我只好硬著頭皮勤練八段錦及留意當中的細節動作。經過一段日子,我發現自己開始漸有進步。首先是對需要發 力的動作有所掌握,例如「虛頷頂勁」和掌根發力(即手掌要成90度角用力按撑);接著是能夠做到馬步及真正的「提肛收腹」;後來更可以於吸氣時,胸腔部位 是向横及前後擴張而不是縮膊,但還未能於呼氣時完全放鬆肌肉。雖然後來可以於呼氣時放鬆身體,但卻是胸腔前後及背部肌肉一齊放鬆,形成背脊太鬆弛的不正確 姿勢。但對於一個極度緊張的人來說,可以練到這個階段已經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及突破。這可説是真正漸進學習階段。

後期 – 領悟及與身體溝通期
後來為了擴闊知識,除了習練不同派別的中國武術外,我亦學習了另類的保健運動,包括瑜珈、普拉提和氣功等,並多看一些保健書籍,有所體會後,便整理了一些 新的筆記詳細解釋八段錦的內外修練的成效。在作為導師開始獨立教授八段錦後,在多方面我更有突破性的體會及進步:

肌肉耐力 不單只能扎到低馬步,而且於每一次呼氣時,可將胯部再放鬆下墜一點,使馬步更低。
肌肉控制 可以漸次放鬆胸腔前面的肌肉,即由肩膊開始,漸次是胸、腹,最後是胯。而且只是放鬆胸腔前面的肌肉而能保持背部肌肉有張力。即胸腔上下及前後的肌肉可控制自如。
身體協調 胸腔的肌肉及手臂的肌肉的活動可以與呼吸互相配合;「怒目衝拳」一式中,最難的放鬆前腹肌肉但同時發聲的動作也能掌握了。
韻律調節 深長而緩慢地進行整套八段錦而不是急速地進行。
身體感覺 不用眼睛觀看也可以感應到身體不同部位的活動是否恰當,例如屈腕角度、肩膊角度;可以感覺及控制較不敏感的腹肌和更細的肌肉群組,例如肩臂及胸腔的移動。表示我已經能與自己的身體重新溝通。
理論感知 明瞭並掌握何謂 「先動根、後動梢」──即身體中央部份帶動遠端部份的活動(即手部動作)及「由內而外」──即由呼吸帶動身體的移動。將兩個基本理論配合,即是每一段八段錦的動作也是由呼吸控制中央肌肉群組的活動(包括提放和鬆緊),再從此引伸致手部的收緊及放鬆。
整體理解 可以看透不同形式的運動為何帶來身體好處的基礎原則,理解不同動作針對鍛煉那處部位等等。
觀察能力 由於常常教授和觀察不同學員,大大提升觀察能力,更加仔細及準確。

個人身體改善之處

在不同的學習階段,我留意到不同的健康脾益,最為興奮的有三大方面。 第一方面,掌握了胸部橫向擴張後,除了呼吸不會那麼緊張和納氣量增加外,最大的脾益是胸腔肌肉伸展性增強,改善了自少便有輕微「寒背」的陋習。第二方面, 由於對身體的感覺加強了,所以更能意識到日常生活中不正確的姿勢,故更有機會作出調整及糾正,減少因不良姿勢帶來的痛楚。第三方面,我的中央肌肉部份(即 腹部及胯部)的力量提升了,使身形更修長;而且行走時可由腹部帶動腿部,走路姿勢更正確及更有效率。

作為一個社會心理學家,我 懂得如何與自己的心靈溝通。學習八段錦及相關的養生運動後,最令我興奮的是可以重新與自己的身體溝通。與身體重新溝通後,便更能好好地尊重、善待及提升 她。我現在懂得適當地放鬆肌肉、可以維持良好姿勢、察覺到那些部位是較弱需要提升、知道身體何時需要休息等等,避免因日常生活而過度損耗自己的身體,可尋 求身體與精神勞逸上的平衡。

八段錦作為入門功

八段錦是鍛煉內功的一套很好入門功。因為它動作簡單,沒有重心轉移或步法移動,主要針對上身部份 「即胸腹脊與手部」與呼吸的配合。相對太極來說,八段錦易記及較容易明瞭內外配合。如果能把八段錦的根基紥實,便可將它運用於太極的學習。這樣便能加強及 加快對太極內功的掌握。

另外基於八段錦是十分著重上身的配合,故我也教授學員坐式八段錦,使他們可於辦公室中練習或教授家中不能長久站立之人仕,使他們亦能享受八段錦的樂趣及脾益。

對學員之忠告

筆者覺得學習八段錦之竅門是:

  1. 首先粗略記熟八式動作;
  2. 之後著重達到身形及用力模式之要求,即提肛收腹,虛頷頂勁,掌根發力;
  3. 接著將練習節奏減慢,集中注意力默想不同部位肌肉的收放,一組一組貫串地移動,即由胸、腹、脊而至手部,再配合深長的呼吸;
  4. 最後由呼吸引領身體的運動。

只要堅持及循序漸進,總有一天你都能與身體溝通,感受用意念帶動身體的奇妙樂趣,並收固本培元之效。

謹祝各學員能堅持鍛煉及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