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28, 2024

透視鷹爪拳之勁力

     [編者:賴世康]

 

     在中國武術的拳種中,鷹爪翻子拳法除了有一般武術的共同特性外,當然也有自己的特點。透過‘力量´與‘技巧´的結合,鷹爪翻子拳有‘´等七種以‘力´為形式的表現。而‘技´的特點則為抓、打、擒拿、翻、崩、肘靠等,其中抓法是本門特點的核心。而它又分為‘刁,抓,擄´三種主要形式。在實際使用中還要求體現出一號,二拿,三降,四守等細微差別。

七勁的特點:
陰力>力發於無形,動作小而柔。勁力有隱藏及難以捉摸之妙。
陽力>力發於有形,動作大而剛。且勁力明顯,勢雄且猛。
剛力>力硬而猛,動作大,變化多顯粗獷。
柔力>力沉而不顯現,變化多。
彈力>快速如閃電,暴發力強。
寸力>力發機巧短促,收發明快。
脆力>力發清晰,以點破為主,勁聚一點而發。

陽力於發力時著重明顯,力發由外而內。如本門技法之蓋馬三捶是也,而其他派技法如洪家的七星連環、螳螂的翻車捶等剛勁便屬此類,是一般初學者較易掌握之勁力。

陰力於發力時則較不明顯,其發動之力乃由內而外。通常蘊藏於二個動作之間,產生於小處的關節之力,故對手較難預計及觸摸。發勁時講求全身整體協調,使勁力由內而外成一整勁而發。故較難掌握,往往需要習者下苦功才可達到,所以陰力之層次亦較高。

剛力柔力則屬拳之法度,乃活動時軌跡運行所產生的力量,剛力有力壓及猛烈之勢,如八步連環拳之臍步鎖喉及雙壓肘等。而柔力則有粘帶及順勢之意,類似太極中的四兩撥千斤之法,如太祖拳之撥雲掌等。

彈力即反彈之力,乃借對方推擋或硬拼之力而衍生,實有聲東擊西之意義,如少林捶的按刁翻拳或八面捶的上下翻拳等。彈力發勁講求迅疾,要求習者肌肉鬆緊如意、關節靈活敏捷才能有效使出。寸力與脆力兩者均極講求速度,能於短距離內發勁。

寸力顧名思義即寸勁之力,而脆力則講求一氣呵成,清脆利落。最常見於擒拿手法中的刁手拿腕、分筋錯骨。動作要求一擊即中、拿握準確。這類動作於鷹爪拳術中隨處可見。鷹爪翻子拳的拳訣有云“拳出如雨下1、回收刁抓擄、脆快一掛鞭”,當中就表達了脆寸之力的重要。七勁之概念,其實於其他門派中均亦有講究,如螳螂拳的「翻車之剛;刁、拿之寸脆以及黏、粘」等力。太極拳之「陰陽剛柔論」等,皆有異曲同工之妙。故七勁實非鷹爪翻子拳所獨有,雖然各家在勁力的演譯方法及應用模式上並非一致,而是各盡其妙。所以透過演練鷹爪拳的散手及套路,可以發掘出鷹爪翻子拳以其獨有的表現方式將七1種勁力包蘊其中,並能將其發揮得淋漓盡致!

鷹爪翻子門的功法
     七勁能靈活使用,隨力變化,往往能克敵制勝。然而,要達到得心應手,完全發揮鷹爪拳之技法,則需要功力之配合。功法於各門派有不同的練習,而各門派亦因自己的需要而產生不同的功法,如山東螳螂的羅漢功、鐵沙掌功;太極、形意的樁功等,都各有特色及修練方法。而在鷹爪翻子門中,除基本功外,其餘內練或外練的功法也有十數種,皆以氣為力之主導,並順其自然,以意領氣外靜內動,動靜結合,內練有百把功、點石功、仰臥功、側臥功、固精歛氣功、托天功、鐵掌功、鐵
肋功、活腰堅腹功。外練有叨樁功、擰捧功、鐵臂外功、插掌功等。由於鷹爪功夫著重抓打擒拿,所以練指勁的百把功自然成為鷹爪習者必修的功法。
     鷹爪翻子拳雖表面看屬剛猛之拳,然而練習功法時,首要目的皆貴乎自然,行之有恆及不勉強。故鷹爪王陳子正先生有云:「若練功時,不加勉強,從容赴節,手足紓徐自然,隨我之意,腦筋清醒,自然健我之身,不必努力,各部之力自達,不必求速,動轉自然靈敏,此無他,皆自然之功也。」其實,各門派的修練方法雖各有不同,但皆是凝氣結合,內外兼修,並經過實踐及驗証匯覽而成的,如能練得其法,則對健康及體質有一定的功效及幫助。從以上七勁及功法的理論中,我們可以知道練習中國武術時如能了解功法與技法結合的意義及應用模式,就不難發覺中國武術並非純為強身而設,而實有技擊的實際用途!

 

文章節錄自《 第四十一期 11月-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