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19, 2024

太極


太極拳的起源與傳播

太極拳的起源問題,眾說紛紜,最為人所熟識的說法,是武當的張三丰真人所創。但根據前人的多方面的考據[1],比較可信的說法,應是在距今約三百多年的明末清初時期(十七世紀中),由當時有名的戰將陳王廷所創,而此拳種早期只流傳於河南省溫縣的陳家溝,鮮為外人認識。直至傳至陳長興一代時(十九世紀初),他的其中一位學生河北永年人楊露禪,在學得此技後,便將此拳帶往北京城並且廣泛教授,才令此拳種開始為人所知曉。

太極拳傳至陳氏十四世陳長興那一時期,是太極拳發展的轉捩點。自外傳後,它的傳佈日益廣泛。在太極拳的發展上說,是一件大事。因在這以前,太極拳的發展只局限於河南溫縣一隅之地及一姓之衆手裏。及後由於技傳外姓楊氏、武氏等人,楊氏傳授拳法于北京,武氏則用文字宣傳於外省,致使太極拳之名風行全國,這是楊、武兩人對普及太極拳的重大貢獻。

自楊氏將太極廣泛教授,太極拳便經歷了一段開枝散葉的時期,形成了各式太極。但太極拳的研究和豐盛工作,因禍亂﹝國共內戰、二次世界大戰、文化大革命等﹞被劃上句號。亂世之後,太極拳的技擊能力亦漸漸失去應用之處﹝古時以武技來保家衛國,考取功名﹞,代之而起是太極拳以“健身運動”的形態,並由國家主導,全面向民眾推廣。

發展至廿一世紀,太極拳以其保健效益而傳遍世界各地。近代的太極拳,亦如往昔般,不斷被後人重新編訂,其目的不外是以迎合現代生活的緊張節奏,故此多對原本古套路進行刪減重組等改動,使學習、表演和比賽等所需的時間可以縮短,形成所謂“八式太極”、“三十二式”、“四+八式”等等不同的太極拳套路;又或為求增加觀賞性而出現一些“雜錦式”太極(一套拳套內穿插各式太極的動作,甚或將別式太極的特色硬加入另式太極中來特顯個人風格)。為了以資識別於古時流傳下來的套路,這些近代編訂的套路统稱為新派或新編套路,而古時的則冠以傳统套路的稱謂。兩者雖然同為太極拳,但因核心要求大相逕庭(新派以保健表演而傳统以技擊攻守),所以在演練和解釋上是存在甚多的分歧。

太極拳的命名

在陳王廷的時代,武術技擊多講求動作快速和剛猛的攻擊(如少林、八極、劈掛、通背等等),而陳氏所創的新拳種則別樹一幟。它運用「以柔制剛」、「四両撥千斤」和「黏連相隨」等技法,在當時來說是很新的概念。且其動作演練時速度時快時慢,在招式裏雖然突出柔和如流水般的連綿不斷﹔但亦不時出現一些短促而雄渾、具爆炸性的攻擊動作,如衝拳、震足和騰空踢腳等等。鑑於此拳講求「五門八法」[2]之要訣,故此,於早期被稱為“十三勢”,又因其動作如滔滔長江之水川流不息,故又名長拳、「軟拳」、「化拳」或沾綿拳。在十八世紀末,王宗岳[3]先生則應用中國傳統陰陽哲理的學說,對此拳作出系統化的分析和整理,於其著述中將此拳命名為“太極拳”。

太極拳的分支

當楊氏將太極拳帶往北京城內教授時,因與不同的武術家互相切磋和交流,太極拳亦因此受到影響,楊氏三代也因應技擊的需要而對太極拳不斷地進行改良,一方面加入剋制其他武術的招式,另一方面則將其拳架和演練模式改動,使它更加易於學習和掌握。自此楊氏所流傳的太極拳,將早期的爆炸性動作刪去,動作變得更加柔和舒展,同時亦將演練的速度改為均速進行。

在那時代裏對太極拳進行改動的人,也不止於楊氏的傳人,所以各式各樣的太極拳也相繼湧現出來。後人為了以資識別它們,便常常以習者姓氏來作分辨。但在汰弱留強的歷史巨輪中,能流傳下來的要算是五式的太極拳系了,即陳、楊、吳、孫和武式的太極。圖一展示五式太極拳的主要傳遞歷程。


[1]  顧留馨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2)。太極拳術。上海:上海群眾印刷廠

    人民體育出版社 (1994)。陳微明太極拳遺著匯編。中國:人民體育出版社

    陳龍驤 李敏弟著。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8)。楊氏太極拳法精解。四川:成都宏明印刷廠

    人民體育出版社 (2001)。孫祿堂武學錄。中國:中國鐵道出版社印刷廠

[2] 「五門八法」即”掤、履、擠、按、採、挒、肘、靠、進、退、顧、盼、定”此十三勢

[3] 王宗岳為清朝乾隆年間人,師承無可考,著有《太極拳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