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課程

與香港防癆心臟及胸病協會合辦八段錦工作坊
本會接受香港防癆心臟及胸病協會邀請,協辦第五屆家庭健康大使培訓計劃2022 – 攜手同行,認知無障礙, 並由應芬芳師傅暨總教練及葉慧敏高級教練代表本會於2022年11月19日舉辦了兩班的八段錦體驗工作坊。 教練們為了獎勵早到的學員,特意教授平甩功作為暖身運動。雖然很多學員有聽聞此功法,但不知如何操練,經教練們傳授心得秘訣,不消數分鐘,學員們便能領略當中奧妙,身體也有良好的感覺。 鑒於時間有限,首先由應師傅教授並練習八段錦的四個重要基礎組成動作,再由葉教練以互動形式分享動作之好處、背後理論(中醫經絡學及西方解剖學之關係);學員也有認識,故能踴躍作答,學習氣氛良好且愉快。 因各人體質有異,傷患不同,故有不同感受,透過學員分享便可互相學習及增加對八段錦好處之認知。 另外,養生功法強調將心帶回身體,即身心合一,提升對身體的覺察能力;各學員之分享一來可提升他們對身體的覺知,二來可了解他們身體狀況,三來更可得知他們對所學動作的掌握程度。 因學員大多表示膝倦,故教練順 勢教授坐式八段錦與皇帝坐。只要認真練習,也能鍛鍊全身肌肉。所以坐式練習四個基礎動作也令全身發熱並也感覺疲倦! 把握時間教授及講解第一式雙手托天理三焦,大家頻呼伸拉好厲害。之後再送出特別大禮給其中兩位對自己沒有信心的學員,經過調教及傳授小秘訣後,他們即時有明顯改善,被其他學員讚賞,眉開眼笑之餘亦令自己增加了習練信心。 學員收到最佳禮物 – 八段錦筆記,並在一片歡欣與熱烈掌聲下完成是次工作坊。 感恩協辦機構防癆會蕭姑娘及義工全程協助,令工作坊能圓滿進行及完成。
-390x205.jpg)
《止戈》第一百一十四期内容
本期内容如下: 【理論篇】 甚麼是四面八方打………………………………………… 4-9 【理論篇】 文人雅士的武器——「扇」………………………….. 10-13 【江湖見聞錄】
甚麼是四面八方打
黎漢澤教練 前言 山東螳螂(下稱本門)拳術的理論繁多。除了十八家法、八剛十二柔論、七長八短等技法外,本門前輩透過實戰經驗,以翻車與螳螂之法發展出來的十種攻防戰術,並套用在技擊之中,稱為「四面八方打」。這十種戰術分別為:太極打、八卦打、挾山超海打、步步為營打、衝圍打、環攻打、順返打、倒退打、流水打、迴風打(黃漢勛,1955)。 闡釋 1 太極打 此法並非使用太極套路來制敵,而是透過螳螂技法與敵一觸即打,打上取下,翻身勦步(即是提步)(范旭東,1940),在全身周圍皆設防線,先招架敵方攻勢,使敵手不能強攻,也不能乘隙而入。故此,習者須要先熟習運勁上陰陽、虛實的變化,同時引用兩儀打的概念,避正打斜,使對手攻擊均落空於己身四周,使對方無從入手。相反,當我反擊之時,便要在技法上招之即打,使對手一旦與我相碰,即受制於我。例如本門套路梅花拳中的「右跨虎右截捶」到「雙封手右統捶」,便是先穩守防線再反攻的戰術。 2 八卦打 運用此打法乃取八卦中多方環繞敵人的特色,這有兩方面解釋。第一方面解釋:假設在乾方起手,則須配合坎、艮、震、巽、離、兌、坤方位以對應運拳(范旭東,1940)。簡單來說,是步戰八方,配合進、退、閃、躍、換五種步法(香港大學中國武術舊生會,2005),從四面八方攻擊對手,互相更調方位,使敵方無所適從,不知我會從哪一個方位發動攻勢,務求使對手猶如置身十面埋伏的境地(范旭東,1940),故自己則須靈活變換方位,隨機應變,如稍有遲疑則容易被敵所乘。例如套路四路奔打中式子,由「開門式左軋腿」到「左旋轉左上刁」,再到「右登山右上劈」,運用挪步走到對手後方擊之,假如對手是能夠靈活變換方位之時,我也能運用同一組式子對應,對手避開我的左軋腿再挪步繞行擊我後方,我則挪步與敵人相對,不讓自己失勢。 而第二方面,則是在手法上在對手身上尋找八個方位的撃點,分別是上、下、左、右,及此四方各自之間的夾角。習者能以不同角度攻擊對手,時而使直統捶及圈捶進攻對手上路,時而以殺腰與黑虎偷心擊打敵人中路,時而運用騎馬軋膝或雙封手軋腳直取對方下路,使對手無所適從。 3 挾山超海打 這種戰術理念要求習者透過打而即走來達到捨此取彼之意(范旭東,1940),挾山超海原出《孟子·梁惠王上》,原意比喻不可能之事,但在本門理論中,挾山者,言其重著而有力;超海者,言其捶舉而遠也(范旭東,1940)。意思即是對敵時,不論單打獨鬥或以寡御眾,自己的步法皆遠進遠退,所以此打法也可稱為「隔山超海打」。進使蹤跳出身,退則竄跳回身,也能以搶背收快進快退,收窄防線之效,於敵人一方對拆數招後,不待敵人適應我的節奏,忽然遠蹤至另一面攻之,使敵難以預測,以長途左右奔襲,待敵人未及應對之時予以重擊。 4 步步為營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