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太極拳的單鞭
劉國雄教練 我相信學習過太極拳的讀者們對「單鞭」這一個動作並不陌生,在「簡化廿四式」中便已出現。此式的意思有多種說法。有謂勾手便是如提馬韁於手中,另一手拂面往後揮出,猶如揚鞭往後抽打[1]。另一個理解是依據「二郎擔山一條鞭」的神話故事,形像化地取其意。故事中鞭是擔挑,勾手按掛於鞭的一端,而另一手則提按另一端,做到前後兼顧之意。 其實單鞭這一招式並不是太極拳獨有,少林拳中亦有,但太極拳對它情有獨鍾,不論那一家的太極拳也有編入內,名稱亦相同。在楊家太極拳中,單鞭在套路「十三勢」中的出現率非常高,共出現了十一次,反而比較知名的「攬雀尾」也只出現了八次。但為甚麼創作者在編排套路時會加入那麼多重複動作?我們現在當然不知道(相信不是因為懶惰吧!)。筆者推測,原因可能是:一、動作的內容能表達出太極拳的特色,如攬雀尾包含了十三勢中掤履擠按四勢;二、動作的結構比較複雜,希望習者多加練習,如單鞭的採挒肘靠動作的軌跡;三、動作的貫串應用比較重要,希望習者多加理解,如摟膝拗步之後貫串五種不同招式;四、動作通常會引致對手有相同的反應,所以編排動作教導學員作出適當的應對,如攬雀尾之後一定是單鞭。 從招式的貫串方面看,透過招式與招式不同的結合,學員便能在固定的編排中練習到不同的變化,當熟練之後,便能進展為不限於套路的編排,任何招式也能貫串,達至招隨心轉、舉手投足皆是招式的境界。以下筆者將介紹一下單鞭在套路「十三勢」中不同的組合,及示範一些比較常見的應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