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及內家拳短期班招生(9-11月)
對象: 成人 – 18 歲或以上 青少年 – 12至18 歲 兒童 – 6至12 歲 參加辦法:
Read more對象: 成人 – 18 歲或以上 青少年 – 12至18 歲 兒童 – 6至12 歲 參加辦法:
Read more劉國雄教練 我相信學習過太極拳的讀者們對「單鞭」這一個動作並不陌生,在「簡化廿四式」中便已出現。此式的意思有多種說法。有謂勾手便是如提馬韁於手中,另一手拂面往後揮出,猶如揚鞭往後抽打[1]。另一個理解是依據「二郎擔山一條鞭」的神話故事,形像化地取其意。故事中鞭是擔挑,勾手按掛於鞭的一端,而另一手則提按另一端,做到前後兼顧之意。 其實單鞭這一招式並不是太極拳獨有,少林拳中亦有,但太極拳對它情有獨鍾,不論那一家的太極拳也有編入內,名稱亦相同。在楊家太極拳中,單鞭在套路「十三勢」中的出現率非常高,共出現了十一次,反而比較知名的「攬雀尾」也只出現了八次。但為甚麼創作者在編排套路時會加入那麼多重複動作?我們現在當然不知道(相信不是因為懶惰吧!)。筆者推測,原因可能是:一、動作的內容能表達出太極拳的特色,如攬雀尾包含了十三勢中掤履擠按四勢;二、動作的結構比較複雜,希望習者多加練習,如單鞭的採挒肘靠動作的軌跡;三、動作的貫串應用比較重要,希望習者多加理解,如摟膝拗步之後貫串五種不同招式;四、動作通常會引致對手有相同的反應,所以編排動作教導學員作出適當的應對,如攬雀尾之後一定是單鞭。 從招式的貫串方面看,透過招式與招式不同的結合,學員便能在固定的編排中練習到不同的變化,當熟練之後,便能進展為不限於套路的編排,任何招式也能貫串,達至招隨心轉、舉手投足皆是招式的境界。以下筆者將介紹一下單鞭在套路「十三勢」中不同的組合,及示範一些比較常見的應用。
Read more承蒙和諧之家的邀請,本會於二零一七年十月二十二日出席「和諧起動家庭樂」表演活動。
Read more武術表演 生命熱線「冬(Don‘t)瓜慈善愛心午宴」 承蒙生命熱線的邀請本會於二零一七年八月二十二日出席表演活動。本會有幸於這此場合作開幕表演以宏揚國粹。今次派出學員到場表演各路拳械套路,希望他們能於各種不同的表演場地發揮並吸取不同的生活體驗。希望下一次能繼續以武術表演服務社群。 是次表演如下程序如下: 葉家昌 二郎拳 盧芝鎧 虎尾三節棍 莫教練 標指 黃芷柔 洞賓劍 文教練 螳螂捶 葉家昌
Read more本會莫曉蕙教練應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的邀請,於2017年7-8月教授太極拳體驗課程,共8堂。同學們全程投入學習。
Read more武術表演 耀安長者鄰舍中心 承蒙耀安長者鄰舍中心的邀請本會於二零一七年六月二十一日出席表演活動。本會有幸於這此場合表演以宏揚國粹。本會今 次派出學員到場表演,希望他們能於盛大表演場地吸取不同 的生活體驗。希望下一次能繼續以武術表演服務社群。 是次表演如下程序如下: 曾慶濤 八大馬 葉家昌 二郎拳 林永浚 小虎雁 林祖健 雪片刀 曾慶濤
Read more